改变传统蔬菜销售新模式,盆栽蔬菜背后蕴藏“绿色经济”潜力发表时间:2025-03-22 20:09 这样的销售方式,你见过吗? 3月16日清晨7点,在鼓楼区一蔬菜销售门店,一盆盆鸡毛菜摆放整齐,引得不少市民询价下单。“这是我们今年推出的新品,一盆售价15元,自上个月投放市场以来已销售1000余盆。”南京野山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焦长萍说。 在一个长约30厘米、宽约20厘米的长方形塑料盆里,一棵棵嫩绿的鸡毛菜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,预估净菜约0.5千克。与附近的菜场相比,盆栽鸡毛菜售价翻了一番有余。 焦长萍介绍,公司2010年“落户”冶山街道,流转土地建造日光温室大棚、连栋大棚,专注于蔬菜瓜果生产,种植面积超200亩。“我们一方面常年种植黄瓜、丝瓜、青椒等供应市场,一方面开发有机农产品满足市民对新鲜、健康农产品的需求。”她说,自去年7月开始,公司便尝试家庭阳台盆栽蔬菜产品种植,便于随吃随取。 然而,什么样的蔬菜品种适合这一场景、什么样的土壤能够满足蔬菜生长需求等问题接踵而至。 摸着石头过河。寻找合适盆型、试种不同品种、模拟生长环境……经过多次试验,作为蔬菜种植“老把式”的焦长萍终于找到了其中的“别别窍”。 “好土出好苗,我们特意请来了‘爬行军’——蚯蚓帮忙制作肥料。”她说。温室大棚内,土地成畦成垄,不少均由一层塑料膜覆盖着。然而,左侧三垄非但没有覆膜,还摆放着菜叶等。 “这是为蚯蚓量身定制的居所,它们吃好喝好,排泄物就是肥料。”焦长萍表示,蚯蚓有“土壤卫士”之称,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结构,增强透气性,改善微生态,蚯蚓粪更是被称为“有机肥之王”,“我们把蚯蚓粪与订购的有机肥按一定比例掺和在一起,作为盆栽蔬菜‘土壤’。蔬菜不落地,土地里的病虫害自然无法传播,根本无须用药。” 蛇年春节回来后,第一批鸡毛菜种子就入了盆,历经20多天生长后上市销售,广受追捧。“这是同一批播种的,有的已经长成上海青模样。”焦长萍说,虽然每盆净菜只有0.5千克左右,但凭借其再生能力,只要留住菜根,摆在阳台上浇浇水就能再收1—2茬,这样算下来的话15元/盆的价格并不算高。 市民得实惠,企业见效益。焦长萍坦言,相对于盆栽种植模式,传统种植模式下,鸡毛菜产量要高不少,但收割上来必须当天卖完,否则只能废弃,损耗惊人。“盆栽种植模式带来的损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,且大幅降低了收割成本,带来的利润相对更丰厚。”她说,更重要的是,同类或同科蔬菜所需养分、所得病虫害相似或相同,且病虫害容易通过土壤传播,成为重茬连作障碍。盆栽不落地,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。 “首批盆栽鸡毛菜销售火爆,超出预期,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扩大种植面积和品类。”公司负责人焦长喜表示,前不久,西红柿也进入“盆栽模式”。一个个幼苗挺立盆中,“托举”着丰收的希望。“当下,我们正着手让羽衣甘蓝、冰草、苦苣等进盆生长,把蔬菜‘小盆栽’做成增收‘大产业’。”他说。 随着盆栽蔬菜的种植面积和品类不断扩大,南京野山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正将这一创新模式推向更广阔的市场。焦长喜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盆栽蔬菜,让更多人享受到健康、新鲜的食材,同时也能为绿色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。” 从田间到阳台,盆栽蔬菜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蔬菜销售模式,也为市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。15元一盆的鸡毛菜,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,但它背后蕴藏的“绿色经济”潜力,却值得我们期待。你准备好在家种菜了吗? 声明:此篇为江苏中馨远新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:http://zxytech.vip/sys-nd/155.html
|